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:www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散文 >> 正文

致敬功臣
信息来源:本站发布    作者:贵州遵义 陈守刚    阅读次数:16162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1-28

在我的身边,有不少的功臣,战争时期与和平时期的加一起超过千人,光是战时一、二等功臣就有近200人,他们中有解放战争、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年过九旬的老战士,有年过古稀的珍宝岛之战和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功臣。但在遵义800万人中,他们被隐藏在人潮里,曾经是被遗忘的人。直到2017年,我开始寻找这些功臣,我组织团队历尽6年艰辛,我找到了健在的179位战时一、二等功臣,其中二级战斗英模一人。所在营连被中央军委、昆明军区授予称号的有八面旗帜,涉及10余个功臣,其中有一个一等功臣直接带出了“九勇士英雄班”,并为“扣林山英雄营”争得了荣誉。当我走访这些功臣的时候,他们所在单位不知道功臣就在身边,朋友不知道他们曾九死一生,连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曾经在硝烟中拼杀的故事。这一切让我震惊不已!

战争是残酷的,子弹是不认人的,战争意味着死亡。也许上一秒战友之间还在说话,下一秒就倒在血泊之中。战前曾经有过豪言壮语,但战事拉开,炮声地动山摇,弹如雨下时,战士们要经受的首先就是心理防线。69岁的一等功臣张仁明告诉我,“连队的战士新兵太多,听到枪炮声,一下子就懵了,不少战士都往草丛里钻。敌军猖獗到站在战壕上肆意扫射,他作为带领尖刀排的副连长,抓过一把冲锋枪,两个点射,将敌人打倒后,敌人再也不敢冒头,而战士们的勇气也一下子提起来了。”这就是一线指挥员用行动鼓舞士气的一个小环节。由此,我们可以肯定的说:一等功臣是死里逃生,二等功臣不死也要脱一层皮。参战的军人总结得好,一等军功章坟墓里领,二等军功章躺着领,三等军功章拄着拐杖领。战争的残酷只有参过战的人才知道,而这些功臣都是经过炮火洗礼的,进攻时,置生死于不顾,冒着枪林弹雨向前冲锋,宁愿前进一步死,决不后退半步生;防御时,要经受一次又一次炮火轰炸,一次又一次冒着密集的子弹打退敌人的进攻,身边的战友不断负伤、不断倒下,因为祖国就在身后,不能让敌人前进半步。由此激发了战友狠狠打击敌人的勇气和决心。

寻找到这些功臣,是我的幸运。每一次采访交谈,都对我的灵魂是一次洗礼净化。有人已经在等待转业通知,转到地方就安全无虞了,但他却坚决要求留下,并坚持从机关下到连队,到最前线去参加战斗。“不当兵是一生的遗憾,当了兵不参战会后悔终生。”75岁的二等功臣王长荣如是说。他就是其中的一例,他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我。在这些功臣身上,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,看到了毛泽东思想沐浴、武装成长起来的战士的崇高信念,更看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校改造人的神奇力量。

寻找到这些功臣,是我的幸福。每一次了解他们的成长历程,读过他们的战斗事迹,都深深地教育着我。他们用活生生的事实让我读懂什么是军人,什么是军魂。不断更新着我的观念,让我成长进步,完善自我,超越自我。今年84岁的一等功臣、二级战斗英模刘孝坤身为副营长,在进攻中,亲自架起重机枪压制敌人、吸引敌人火力,掩护战友冲锋。他说:“只有不怕死的人才配活着。”是的,麦克阿瑟的这句名言,一旦化为中国军人的行动,就是一种永垂不朽的军魂。从英雄身上学知识,真是我一生的幸福。

更让我肃然起敬的是这些功臣从不张扬,不居功自傲。营职干部回地方没有任何职务,从一个办事员干起,最后以科级干部退休。单位的同事从来不知道他打过大仗、恶仗,荣立一等功,还是“猛虎二连”的连长。今年81岁的骆书旗说:“我们是爬了两次楼梯,一次是从战士爬到营长,回到地方又从办事员爬到科长,但这是人生的历练。我们是农村的孩子,党和人民给了我荣誉,给了俸禄,我知足了。”多么崇高的境界啊!这就是功臣的胸襟,这就是功臣的风采!然而,很多年没有人去慰问过他,连国家下发的文件,规定一等功臣享受省级劳动劳模待遇也一直到2019年才兑现。说实话,面对这样一位劳苦功高却又如此低调的老人,我真为那些拿着人民给予的权利,贪腐、奢淫无度的官员感到羞愧!

96岁的陈忠云,剿过匪,荣立三等功。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一直当班长,大小战斗几十次,在黑土岭与美军激烈对抗了八天七夜,肉搏战二十多次,断水断粮三天四夜,一个班只剩下全身是伤、奄奄一息的3个人。抬下阵地半个月都只能以米汤喂养,才捡回一条命。荣立三等功三次,二等功一次,最后荣立一等功并获得金日成颁发的二级国旗勋章奖。回到地方一直当全厂最脏最累车间搅拌班班长二十三年,没有一个人知道他的功绩,他也只字未提过他的过往,连他的子女也不知道他立了那么多功。直到我们社团组织找到他,多次去慰问他,才惊动了他的老同事、老领导……面对这位老人,讲述过去的事情非常平静,一点也不炫耀。他说:“我们把该打的仗打完了,后人才能过上好日子。”一句平淡的话语,令我泪奔。我真为那些不上进、不作为、不敢担当的干部感到惭愧! 

已经有 0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文学研究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74207355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