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:www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散文 >> 正文

竹 板 声 声
信息来源:    作者:福建邱天    阅读次数:11927    发布时间:2013-08-31

常年养成早起的习惯,每天六点一过,我便推开朝南的那几扇窗,让晨曦涌入斗室,送来温馨的气息。我贪婪地吮吸几口,一种惬意油然而生。然后,我照例倚窗眺望。离居室不远处临街的一片绿草地,像块绿地毯,那是晨练的市民聚集的地方,那些比我更早起的中老年人,天刚蒙蒙亮就练开了,太极剑、功夫扇,云手、踢腿,一招一式,有模有样。还有些喜欢热闹喜欢集体活动的中老年妇女,则列成阵势,或扭秧歌,或舞绸带,或练健美操。榕树下,摆一架录放机,悠扬的歌曲旋律在草间花丛上空飘荡开来,人们翩舞起来。上了年龄的人最爱美了,大红的上衣,雪白的裤子,多精神啊!绿茵衬托下,这群欢舞的人们仿佛怒放的花朵,蓬勃一种生机,昭示生命的活力尽在一举手、一投足中延续。我每每眺望此情此景,便有手舞足蹈的冲动,也会模仿着比划几下,也仿佛年轻了许多。

近月余,我晨起推窗眺望时,飘入耳朵的音乐多了竹板声声。惊讶之余再细看,原来这些晨练的中老年妇女新近学了一段竹板舞。轻盈欢快的动作,手持“噼啪”作响的竹板,系在竹板上的红绸随音乐节奏挥舞,煞是好看。

竹板声声,声声撞心灵,几天来,我沉浸在竹板清脆声中,断断续续想起一些往事。

幼年,父母在乡村民小教书,我寄居外公家。那是国家暂遇三年自然灾害困难时期,吃的问题成了老百姓头等关注的事。记得那时我们每人到街道食堂领取一罐竹筒饭,但很难吃饱。即便如此,我们还是忍着饥饿去上学读书,放学回家还得背一土箕铁矿石回来,用铁锤敲成小块,下午上学时带去交给老师。那时学校也有一座小炼铁炉,但为什么学校也炼铁,那时我们还小不得而知,只知道炼不出铁来,学校就把请来指导炼铁的师傅开除了。

有一天,我在家做作业,听见门外有敲竹板的声音,有人嘴里还念念有词:“大跃进,真正好,大炼钢铁劲头高。赶超英美加油干,迈大步子别动摇。”外公开门去看,原来是个乞丐,打着快板在乞讨。外公让那个乞丐进来,我一眼认出他就是被学校开除的那个炼铁师傅,就对外公说了。外公说:“唉,都是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造的孽!”外婆白了外公一眼说:“别乱说话!”

那时侯外公家还算不贫困,主要是靠外公、外婆做包子卖——我还记得外婆的包子,是笋干馅的——外公从贡川乡下贩些笋干、猪肉回来,笋干得浸泡几天,然后切成细丝,和猪肉一起剁成馅。外婆的包包子手艺特好,加上那是个有钱买不到东西吃的年代,包子生意越做越红火。店里缺个帮手,外公就把炼铁师傅带进来,让他帮忙。炼铁师傅是山东人,他白天帮外公切笋干剁馅,晚上就教我打快板,还说些大跃进、人民公社的事情给我听。我很快学会了打快板,还学会了许多快板词。但外公不让我念,说会出事的。没想,我没出事,倒是后来外公出事了,说是投机倒把,封了包子店,还把外公关了几天。包子生意停了,山东师傅自然要走,他把竹板留给我作纪念。我打着竹板一直把他送到街头,竹板则伴我身边一直到我上山下乡。

那年我初中毕业,正好逢文化大革命,无一幸免地也喊着口号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。知青很难在农村有所作为,赚不到工分吃。但是后来组建“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”,我们找到了用武之地。十几个知青吹拉弹唱凑起了文艺宣传队,打出一面红旗,到公社所属各大队、自然村去演出。我的竹板派上了用场,有几个知青跟我学会了快板,为了增加演出效果,我们鼻子里夹假胡子扮老农,演“四个老汉”,打快板加表演歌唱农村的新人新事。演出每到一个村庄,我们就现场采访村干部,由我执笔现编快板词,现编现演当地的好人好事。这个节目很受欢迎,成了我们的保留节目。那时,西洋乐器我们不会,民族乐器又没有钱买,竹板倒简单,满山遍野毛竹,可就地取材。就是我演出用的那副竹板,也不用山东人送我的那副——为了道具的统一吧,我们四“老汉”的快板,全都自己做。直到现在想起那事,真是又气又好笑,气那个年代人们全都那么幼稚,那么听话;笑我们这些人,苦中作乐,仍然其乐无穷。

时代不同了,人们的生活方式自然不同。如今的竹板,不为生计而谋,不为宣传而用,晨练的中老年人想起用它,只是一种娱乐,一种健身。我想,这时的人们只是欣赏它清脆的音质、和谐的气氛罢了。

看晨练的中老年人跳竹板舞,我浮想联翩,是不是人老了喜欢叙旧的缘故呢?人老了无所谓的,这个时代却越来越年轻了。你看那东升的旭日,把阳光洒在大地上,像不像是把希望播种在田野上呢?阳光照在人们红色的衣服上,照在竹板上系着的红绸上,像不像燃烧起一簇簇火苗呢?生命的活力就由此热烈起来了,全民健身,这个国家,这个时代,不就越来越年轻了?

 

【编辑:黄先兵】

已经有 1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老树根 : 2013-9-1 8:54:48

谢谢黄先兵先生!请多赐教!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纪实文学学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64367436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