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缅怀黄星元烈士
在赤水河畔,悠悠流淌的河水宛如岁月的长歌,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。在这片土地上,曾有一颗璀璨的流星闪耀,她就是少共赤水支部书记黄星元烈士。每当我伫立在赤水河畔,微风轻拂面庞,思绪便不由自主地穿越时空,去追寻她那光辉而短暂的生命轨迹,感受她用热血与信念谱写的壮丽篇章。
黄星元出生于赤水一个普通却充满温暖的家庭。彼时的赤水,虽有着秀丽的山水,却也深受时代动荡的影响。年幼的黄星元,目睹了百姓生活的困苦,列强侵略带来的创伤以及封建统治的腐朽。这些景象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一颗渴望改变、追求光明的种子。
童年的黄星元,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与坚毅。在学堂里,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,不仅仅满足于课本上的内容,还常常向老师借阅各种进步书籍。那些描绘着外面世界变革与抗争的文字,如同点点星火,点燃了她心中对理想社会的憧憬。她常常与同窗好友探讨国家的命运,眼神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坚定与果敢。“我要让这片土地不再有苦难,让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。”年少的她,立下了如此宏伟的志向,那稚嫩的声音,却仿佛穿越风雨,在赤水河畔久久回荡。
放学后,黄星元喜欢漫步在赤水河畔。看着滔滔河水奔腾不息,她心中思索着,这河水能否带走赤水人民的苦难,能否为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。赤水的山水,孕育了她的质朴与坚韧;时代的苦难,激发了她改变命运的决心。此时的她,恰似一颗正在积蓄力量的种子,等待着破土而出,迎接风雨的洗礼。
随着年龄的增长,黄星元对革命的认识愈发深刻。她积极投身于各种进步活动,成为赤水地区革命力量中的活跃分子。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时代,她犹如一位不知疲倦的传播者,将革命的思想、新的理念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她组织青年学生成立读书小组,共同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和进步刊物。在昏暗的油灯下,她们热烈讨论着社会的变革、人民的解放。黄星元总是以清晰的思路、激昂的言辞,阐述着革命的意义和目标,引领着年轻的伙伴们逐渐认清时代的方向。她的话语,如同黑暗中的明灯,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,让这些年轻人心中充满了为理想而奋斗的热情。
黄星元还深入到工厂、农村,与工人、农民们促膝长谈。她了解她们的疾苦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们宣传革命道理。她告诉工人们,团结起来就能争取自己的权益;告诉农民们,只有打破旧的土地制度,才能真正过上富足的生活。在她的努力下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觉醒,加入到革命的队伍中来。她在赤水大地上,播撒着革命的火种,这些火种,逐渐汇聚成燎原之势。
凭借着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坚定的革命信念,黄星元很快崭露头角,被推选为少共赤水支部书记。这一重任,对于年轻的她来说,既是信任,更是沉甸甸的责任。但她没有丝毫退缩,反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,投入到革命工作中。她深知,自己肩负着引领赤水青年走向光明未来的使命,犹如在茫茫黑夜中,为众人举起一盏希望的明灯。
成为少共赤水支部书记后,黄星元面临着重重困难与挑战。反动势力对革命力量的打压日益加剧,白色恐怖笼罩着赤水大地。她们四处搜捕革命志士,妄图扑灭刚刚燃起的革命火焰。
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,黄星元毫不畏惧。她巧妙地组织支部成员开展地下活动,不断变换联络地点和方式,与敌人展开周旋。每一次秘密会议,都充满了危险,但她总是镇定自若,精心安排,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。她的家,也成了革命的秘密联络点,来来往往的同志在这里传递情报、商讨工作。尽管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发现,但黄星元从未有过一丝动摇,她坚信,只要信念不倒,革命的力量就不会被消灭。
为了壮大革命队伍,黄星元不顾个人安危,频繁穿梭于赤水的大街小巷、乡村田野。她鼓励青年们勇敢地站出来,为了理想和正义而战。在一次秘密动员大会上,她慷慨激昂地说道:“我们身处黑暗,但心中要有光明。敌人的压迫只是暂时的,只要我们团结一心,就一定能冲破黑暗,迎来黎明的曙光。”她的话语,如同战鼓,振奋着每一个人的心灵,让大家在艰难的岁月中坚守着革命的信念。
然而,斗争的残酷超出了想象。1934年中共四川省委派黄星元、周仲华到川东地区工作,准备组织武装起义,迎接和配合工农红军战略转移。途径重庆时,他们因故滞留,在一间纱厂以做临时工为掩护,秘密开展学运工作。由于周仲华叛变出卖,黄星元惨遭逮捕。冰冷的牢房,残酷的审讯,都没有让她屈服。敌人妄图从她口中得到革命组织的信息,但她咬紧牙关,宁死不屈。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,她始终保持着坚定的目光,仿佛在向敌人宣告:革命的意志是无法摧毁的。
在狱中,黄星元遭受了非人的折磨,但她心中的信念之火却燃烧得更加旺盛。她透过狭小的窗户,望着赤水的天空,想象着革命胜利后的美好景象。她知道,自己或许无法亲眼看到那一天,但她坚信,同志们一定会继续战斗,实现她们共同的理想。
1935年5月的一天,敌人终于对黄星元下了毒手。在押往刑场的路上,她昂首挺胸,一路高呼革命口号。敌人用刀刺破她双腿,更是残忍地用咬牙棒钳住其口。街道两旁,百姓们默默流泪,为这位年轻的英雄送行。黄星元面带微笑,向人们投去坚定的目光,仿佛在告诉大家:不要悲伤,革命一定会胜利。
随着一声枪响,年仅21岁的黄星元倒在了嘉陵江边。她的牺牲,让赤水人民更加坚定了革命的决心,她们沿着黄星元烈士走过的道路,继续奋勇前行。
时光流转,如今的赤水,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高楼大厦林立,人民生活幸福安康。但黄星元烈士的事迹,永远铭刻在赤水人民的心中。每当清明时节,人们纷纷来到烈士墓前,献上鲜花,缅怀她的丰功伟绩。
站在赤水河畔,我仿佛看到了黄星元那年轻而坚毅的身影。她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红星,在历史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芒。她的精神,如同赤水河水,奔腾不息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赤水人,为了家乡的繁荣,为了国家的富强,努力奋斗,勇往直前。
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,黄星元烈士的故事将永远被传颂。她的信念、她的勇气、她的奉献,成为了赤水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。而我们,作为新时代的追光者,应当铭记她的事迹,传承她的精神,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,书写属于我们的壮丽篇章,让赤水河畔的红星,永远熠熠生辉。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黔ICP备18010760号 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 QQ1群:598539260(已满) QQ2群:104230348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