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:www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散文 >> 正文

谛听鸟鸣
信息来源:本站发布    作者:药师    阅读次数:8728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10

身处红尘,声色犬马,不绝如缕,不堪其扰。而鸟鸣声声,在心静的时候,独处一隅,屏息谛听,却不失为一件乐事。

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以有声写无声,以噪写静,在蝉噪鸟鸣声里,寂静的森林、幽静的深山,如在目前。此时,心是空寂的,耳聪目明,仿佛孤身独处于山,与山相融,微小的声音,也显得洪大。心,却静到了极点,几乎达到了禅定的境界,生命之妙,妙不可言。

麻雀的声音多而杂,叽叽喳喳,呼朋引伴,为求一饱,终日奔忙。但它们生命力、繁殖力极强,成群结队,活得简单,从这里到那里,很少停息,而给人的感觉是愉快的,没有多思之虑,生命虽渺小,体现的却是奋发。

燕子呢喃,飞入寻常人家,衔泥筑巢,繁衍后代,乐此不疲。它也是渺小的,但它穿雨破雾,飞来飞去,劳作不辍,看着一天天大起来的巢,或偶尔听见了小燕子嗷嗷待哺的声音,不得不佩服,这么小小的东西,居然也能成就这么大的事业,做成这么惊人的事。足以说明,生命不在于小,在于目标专一,持之以恒。如此,照样可以业绩骄人,足慰平生。

春夏季节,布谷鸟的叫声是不寻常的。据说,布谷鸟又叫杜鹃鸟、子规、杜宇、子鹃。杜鹃知时劝农勤,布谷布谷,不停的叫,提醒农人们不要懒惰,该布谷了。布谷声声,也总能叫人提起精神,抓住季节,努力农事,确保秋后的丰收。布谷鸟,如上课铃铛,如冲锋号角,如进军战鼓,给人提醒、给人做事的动力。这种声音,不可或缺,缺了一声,或许就会误了一事。布谷鸟,还有一层神秘色彩。它的叫声哀怨凄恻,直至流血,动人肺腑,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,不如归去,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思乡愁,于是成了一种悲鸟,是悲愁的象征物。从今却别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春山无限好,犹道不如归,归去,总是美好的;但归去,又谈何容易。伤感和哀愁,由此引发。海棠影下,子规声里,立尽黄昏。而盼游人归来,也不是一件易事,魂断魂销,总让人难以自拔。

其实,在我看来,布谷鸟就是布谷鸟,被人们人格化,是因为它与人们的生活有高度契合的地方。布谷鸟的身上,寄托了太多的人情元素,人与鸟,有时难分彼此了。说鸟,实际上就是说人自己。但这种人鸟一体,总归是美好的。

人们喜欢喜事总多于喜欢悲事。喜鹊,被人们高看一眼。喜鹊叫喳喳,喜事来到家。房前屋后,若有喜鹊在树上欢叫,总是被人看作是有喜事莅临的征兆。悲的人一时会欢喜起来,而喜的人会更喜,准备好心情,迎接不可预测的喜事。不管准不准,总会有一种美好的期待,装点着人们平凡的生活。

人们喜欢鸟鸣,就产生了喂鸟的冲动,试图把欢快的叫声,掌控在自己的身边、手里。最常见的是喂画眉鸟。画眉鸟的叫声婉转嘹亮,优美动听。于是,有人就上山捕捉,锁在鸟笼里,看它上窜下跳,听它放声歌唱。喂鸟的人,有时还喜欢把鸟提到林里,让它接触自然,这样就能激活它的本性,唱出更优美的歌。还让它与其它鸟一起对唱,形成应答,更能悦耳动听。有些人,喜欢八哥,喜欢鹦鹉,也要喂养。据说,八哥、鹦鹉都比较聪明,若养之得当,他们可以学说一些简单的人语,八哥弄嘴、鹦鹉学舌,饶有趣味。由此,养鸟、喂鸟、卖鸟,有些地方,形成了产业。然而,始之锁向金笼听,不及林间自在啼。人工喂养的鸟,始终有违其自然本性,深陷囹圄,声音再好,总不免有些勉强,不是纯自然的。小时也喂过八哥,但没有听到它学人语就死了,怪可怜的。不喂也罢。

有时,鸟的叫声会使人毛骨悚然。在野外,曾见过两只鸟凄厉的叫着,围着一个树笼,时而冲击,时而飞起。叫声使得树林里的其它鸟一时失声。好奇地前去探看,原来树笼里有鸟窝,窝里有小鸟。一蛇沿树枝攀爬,接近了鸟窝。两只鸟羽毛倒竖,声色俱厉,奋不顾身,轮番进攻。蛇见其威严不可侵犯,才无可奈何的调转头,心有不甘的离开树枝,去了别处。这一幕,可谓惊心动魄。为了孩子,为了家园,小小的鸟,做到了凛然护卫,毫无惧色。真让人大开眼界。弱小不可怕,可怕的是没有气魄。

鸟声是美的,人们大都喜欢听,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,如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几处早莺争暖树,谁家新燕啄春泥月出惊飞鸟,时鸣春涧中;也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,如风暖鸟声碎,日高花影重江雨霏霏江草齐,六朝如梦鸟空啼等。鸟鸣声,总是在暗合了人们的某种心情时,才会更加美妙诱人。有些喜欢鸟的,还把鸟叫的声音摹仿得惟妙惟肖,可以乱真,成了一种令人倾倒的艺术,也算玩到家了。

鸟鸣声,也不总是受人欢迎。若叫得不是时候,也会使人生厌。打起黄莺儿,莫教枝上啼。啼时惊妾梦,不得到辽西。这只黄莺,就看不到头,在人家好不容易才梦到辽西,与心爱的人相逢时,却扯开嗓子大叫,惊醒了妇人的美梦,碎了一地,再也难拾,坏人好事。此时,被打起,就是难免的了。有时,再美的叫声,也难抵难得的美梦。

还有的鸟鸣声,纯粹是不祥之音,人们避之犹恐不及。我所知道的,乌鸦、猫头鹰的叫声就属于这种。

老鸦叫,祸事到。乌鸦嘴,总是让人不喜欢。乌鸦的叫声阴森恐怖,据说,只要它大声持久的叫唤,就预示着有灾祸发生。听到乌鸦叫,总不是好事。

猫头鹰一般是在黑暗的地方叫,阴一声阳一声的,叫得人心里发毛。据说,猫头鹰能闻到死亡气息,它异乎寻常的叫,预示着恐怕有人要不久于人世了。为此,不紧张往往是难以做到的。人们应该相信科学,但有时会更相信生活经验。

鸟,与人们共处一自然,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成了人们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;鸟鸣声,融进了人们的血液,变成了人们文化生活的有机部分,滋养着人们的精神。爱护鸟,就是爱护人们自己;善待鸟,就是善待崇高的生命;谛听鸟鸣,就是谛听自己生命的妙音。据说,有些地方,有的人受眼前利益驱动大规模的残杀鸟类,这种行为,实际上是在向自己的朋友、也是在向自己内心深处某种可贵的东西动手,最终将得不偿失,也不会得逞。

我们离不开鸟,离不开鸟鸣。身处红尘,再不得已,都应该抽时间让心沉静,独自一人,感受鸟,听只鸟独鸣,听百鸟朝凤,感受生命的真实。

有鸟鸣的生命,会更加美好。

 

 

已经有 0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79741845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