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:www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散文 >> 正文

赤水元厚赋
信息来源:    作者:签约作家 佘思良    阅读次数:7648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4-20

夫元厚者,踞赤水之东隅,处川黔之要冲。钟灵毓秀,揽山川之胜景;源远流长,蕴人文之华风。稽古钩沉,感其沧桑之变;抚今追昔,颂其今日之隆。遂援笔作赋,以赞元厚之韵致无穷。

粤若上古,鸿蒙初判,此地渐萌生机。秦汉以降,华夏文明渐染,先民垦殖,渐聚成邑。观夫山川形胜,赤水河奔腾而过,似蛟龙蜿蜒,润泽两岸;丹霞山耸峙而立,如巨擘擎天,俯瞰千秋。河光山色,相得益彰,绘就天然之画;林壑溪泉,交相辉映,谱成天籁之音。

春临元厚,大地复苏,繁花似锦。桃李争艳,灼灼其华,如天边之绮霞;菜花飘香,金黄一片,若大地之金毡。夏莅之时,绿树成荫,蝉鸣蛙噪。赤水河上,碧波荡漾,渔舟唱晚,满载而归;山峦深处,清风徐来,暑气顿消,心旷神怡。秋至之际,稻浪翻金,硕果累累。枝头橘柚垂垂,田间谷穗沉沉,丰收之喜,溢于言表;霜叶似火,点缀山林,如诗如画,美不胜收。冬归之时,瑞雪纷飞,银装素裹。山川静谧,宛如仙境,偶有腊梅绽放,暗香浮动,为寒冬添一抹生机。

至于人文史迹,璀璨夺目。古渡遗迹,见证岁月沧桑。昔日舟楫往来,商旅络绎,繁忙景象,仿若眼前。石梅古寺,梵音袅袅,历经风雨,香火犹盛。寺中佛像庄严,壁画精美,承载信众之祈愿,传承千年之佛法。红军长征,途经元厚,留下壮丽篇章。红军渡口,英魂不朽,见证革命先辈之英勇无畏,为民族解放,舍生忘死,奋勇向前。其精神如火炬,照亮后人前行之路;似丰碑,屹立于天地之间,永垂不朽。

且夫民俗风情,别具特色。传统节庆,热闹非凡。春节之际,龙灯飞舞,狮跃龙腾,鞭炮声声,共庆新春之喜;端午之时,龙舟竞渡,鼓声阵阵,健儿拼搏,尽显团结之勇。民间技艺,代代相传。竹编工艺,精雕细琢,化平凡之竹为精美之器;纸扎艺术,栩栩如生,以五彩之纸塑奇妙之形。美食佳肴,令人垂涎。

今之元厚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。政通人和,百业俱兴。农业转型,特色产业蓬勃发展。果蔬满园,绿色生态,畅销四方;茶叶飘香,品质优良,声名远扬。工业崛起,园区建设日新月异。科技引领,产业升级,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。旅游兴旺,以自然景观与人文史迹为依托,吸引八方游客。基础设施完善,交通便利,道路纵横,拉近与外界之距离。教育事业,蒸蒸日上,莘莘学子,勤奋向学,追逐梦想;医疗卫生,保障有力,民众健康,生活无忧。

美哉,元厚!山川秀丽,人文荟萃,往昔辉煌,今朝灿烂。愿其乘时代之东风,展宏图于未来。生态与经济共荣,传统与现代并蓄。永保青山绿水,长传人文精神。福泽绵延,繁荣昌盛,为黔北大地添一抹绚丽之色彩,谱一曲盛世之华章!

 

已经有 0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80029849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