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您来到西南作家网:www.xnzjw.cn
西南作家网: >> 原创作品 >> 散文 >> 正文

官渡古镇岁月长
信息来源:本站发布    作者:签约作家 佘思良    阅读次数:5578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06

当车轮碾过习水河畔蜿蜒的公路,晨雾裹挟着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,赤水官渡的轮廓在氤氲中若隐若现。这片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土地,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长卷,以丹霞为纸、岁月为墨,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瑰丽悄然铺陈在我眼前。那一刻,我忽然懂得,奔赴官渡,不仅是一场地理意义上的抵达,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。

初入古镇,青石板路便以一种古朴的姿态迎接我。这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如玉的石板,每一块都镌刻着时光的印记。它们或深或浅的凹痕里,藏着南宋官兵渡河时的马蹄声,藏着明清商队骡马的铜铃声,更藏着无数官渡儿女来来往往的脚印。街道两旁,木质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,雕花的窗棂、斑驳的门板,宛如一位位历经沧桑的老者,沉默却又充满故事地伫立着。

沿着老街信步而行,太平寺的晨钟悠悠传来。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刹,飞檐翘角在云雾中若隐若现。踏入寺门,香烟袅袅升腾,与殿外的山岚融为一体。大雄宝殿内,佛像庄严肃穆,耳畔传来僧人的诵经声,空灵而悠远。殿外的千年古银杏,虬枝如铁,相传为建寺时所植,如今依然枝繁叶茂。风起时,金黄的叶片簌簌飘落,仿佛在诉说着寺中千年的佛缘。

最令人震撼的,当属古镇的红色记忆。1935年,红军长征途经官渡,红九军团在此与川军展开激烈战斗。和平村的古战场遗址上,杂草丛生,战壕的痕迹仿佛清晰可见。站在这片土地上,好像能听见当年的枪炮声,看见红军战士们冲锋陷阵的身影。红军墓冢前,松柏长青,墓碑上的文字虽已褪色,但那份为理想而战的豪情,却永远镌刻在官渡的青山绿水间。当地老人常说,每到夜深人静,仿佛还能听见战士们嘹亮的军号声。

官渡的武术文化,同样令人心驰神往。游氏武术,作为川南武术的重要流派,在这片土地上传承百年。走进游氏武馆,古朴的兵器架上陈列着蛇矛枪、九节鞭等古老兵器,墙壁上悬挂着历代武师的画像。武师们演练的《五禽戏》拳术,刚柔并济,一招一式间,尽显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。他们告诉我,习武不仅是强身健体,更是传承一种保家卫国、扬善惩恶的精神。

而官渡的自然风光,更是一幅浑然天成的山水画卷。长嵌沟、官嵌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内,丹霞地貌壮美绝伦。赤壁丹崖高耸入云,峡谷幽深险峻,蜿蜒的溪流在赤色岩壁间穿梭,形成一道道飞瀑流泉。桫椤树在溪边悄然生长,这些被誉为“植物活化石”的古老物种,见证了地球数亿年的变迁。漫步其间,耳畔是百鸟的欢鸣,眼前是群猴在林间跳跃,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。

下坝水库,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青山之间。库水清澈见底,倒映着蓝天白云与岸边的翠竹。如泛舟水上,清风拂面,远处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,恍若仙境。傍晚时分,夕阳将库水染成金色,若渔舟唱晚,归鸟掠过水面,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。

官渡的桥,同样是一道独特的风景。石拱桥横跨习水河,宛如一道彩虹连接两岸。这些古桥历经数百年风雨,依然坚固如初。桥上精美的雕刻,讲述着一个个古老的传说;桥下潺潺的流水,见证着古镇的兴衰变迁。每当夜幕降临,桥头的灯笼次第亮起,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,将古镇装点得如梦如幻。

漫步在官渡的街头巷尾,总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烟火气息。老茶馆里,老人们围坐在一起,喝着浓茶,摆着龙门阵;小饭馆中,飘出腊肉的香气和豆花的清香;手工艺品店里,匠人们专注地制作着竹编、木雕,每一件作品都饱含着他们对生活的热爱。这里的人们,用最质朴的方式,延续着古镇的生活气息。

随着时代的发展,官渡在传承中悄然蜕变。省道马合公路穿境而过,让这座古镇与外界紧密相连。新区的高楼与老街的古宅相映成趣,酱酒、竹木、食品等产业蓬勃发展,金钗石斛、精品水果等特色农业生机盎然。但无论如何变迁,官渡始终保留着那份独有的韵味,历史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融。

离开官渡时,偏西的太阳照在习水河上,波光粼粼。回望古镇,古榕像在挥手给我告别,仿佛在诉说着这里的静好。这片土地,用它的厚重历史、壮美风光和淳朴民风,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。官渡,我来了,我又走了,但我的心,却永远留在了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。因为我知道,这里不仅是一个旅行的终点,更是一个让心灵栖息的家园。

 

已经有 0 条评论
最新评论

版权所有:西南作家网

国家工业信息化部备案/许可证:ICP备18010760号    贵公网安备52010202002708号

合作支持单位: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  四川省文学艺术发展促进会  云南省高原文学研究会  重庆市巴蜀文化研究中心

投稿邮箱:guizhouzuojia@126.com      QQ1群:598539260(已满)    QQ2群:1042303485

您是本网站第 180815323 位访客      技术支持:HangBlog(renxuehang@foxmail.com)